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和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最近很多人咨詢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簡稱:信管)和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簡稱:計算機)有什么區別,不知道該報考哪個專業,哪個專業就業更好呢?
首先,我們先明確一點,信管專業屬于管理學大類下面的專業,畢業后發管理學學士學位,計算機專業屬于工學大類下面的專業,畢業后發工學學士學位。兩個專業很可能也不在同一個學院,一般信管專業會在管理學院或者商學院,計算機專業會在計算機學院或者信息學院。
這兩個哪個專業好就業,分學校,有的學校信管專業屬于優勢專業,有的學校計算機屬于優勢專業。但大部分學校而言,毋庸置疑,計算機專業更好就業,分數線也更高。
信管專業學的內容既包括計算機相關的編程技術內容,又包括管理類知識內容,而計算機專業學的都是軟件和計算機系統、硬件理論與設計相關內容,在學習內容上更垂直。
不同學校的培養方案差距很大。比如電子信息工程、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信息與計算科學。所以,在報一個學校之前一定要看這個學校這個專業的培養方案!培養方案!培養方案!
最后,我們詳細看一下這兩個專業的就業方向、大學期間學習的內容。
1、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搞計算機科學和應用的):
國家一級學科,下設信息安全、計算機軟件及理論、軟件工程、計算機系統結構、計算機應用技術等專業與學科。
課程設置上,基本分為了公共基礎課程、專業基礎課程和專業方向課程。
公共基礎課程是專業可行并得到深遠發展的重要課程,包括了數學類(有一棵樹,叫高數,上面掛著很多......)、政治類(政治正確才能方向正確,方向正確才能專業正確,繼而才能發展正確)和英語及其他類。課程有:高等數學、線性代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離散數學、微積分、數值分析(這個課我們學校當年就沒有,誰學校有的可以mark并介紹下)等;馬克思主義思想概論、毛澤東思想概論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等;大學英語(我們學了兩年)等。
專業基礎課程是專業入門和進階的必學課程,包括了電子電路及系統基礎類、數據算法類和編程語言類等。課程有:數字電路原理、模擬電子技術、微機原理、計算機系統原理等;算法與數據結構、編譯原理、面向對象方法、計算機安全等;匯編語言、C語言、C++語言(這個課程當初我們是專業選修課)等。
專業方向課程是在就業選擇上對接社會人才需求的課程,同時也是學生自己學習偏重方向的一些課程。包括了計算機數據庫原理、Java語言、圖形學、多媒體技術、網絡安全、軟件開發方法、嵌入式開發等課程,現在應該還有增設人工智能、人機交互、虛擬現實等課程。
在學習和就業方向上,像我們當年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主要就包括了三個:計算機應用(就是用到計算機的地方都是戰場的那種)、軟件編程(俗稱碼農,純的那種)和嵌入式開發(偏硬件的軟硬件結合方向)。
2、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計算機科學搞信息管理的):
培養具有一定的創新能力和領導潛質,具備良好的數理基礎、管理學和經濟學理論知識、信息技術知識及應用能力,掌握信息系統的規劃、分析、設計、實施和管理等方面的方法與技術,具有一定的信息系統和信息資源開發利用實踐和研究能力,能夠在國家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科研機構等組織從事信息系統建設與信息管理的復合型高級專門人才。
注意領導潛質這個詞,課程設置上,基本就都是信息系統和管理方向的比較直接的課程。
課程包括了管理信息系統、信息資源管理、經濟學原理、運籌學、信息系統開發與管理、生產運作與管理、ERP、計算機網絡、電子商務等。
在學習和就業方向上,如上所述:在國家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科研機構等組織從事信息系統建設與信息管理的復合型高級專門人才。
綜上所述,我認為選專業還是要選自己感興趣的,建議家長朋友們報專業志愿之前一定要咨詢孩子的態度和看法,可以給孩子講一下待選擇的專業區別和未來發展方向,讓孩子自己選擇。還有,提醒一點,大部分大學在大二的時候是可以換一次專業的,但要求比較嚴格,大部分高校只允許大一成績超過全專業20%(有的甚至是前10%)的學生轉專業,還要看想轉入專業的學院愿不愿意接受。最后,如果對自己所選專業不滿意,又沒有達到轉專業的要求,還可以輔修第二專業,也是在大二的時候可以選擇,要求遠比轉專業要低,大部分高校一般成績超過全專業50%就可以選修第二專業,但是能開設第二專業的專業比較有限,一般都是我們耳熟能詳的熱門專業,比如工商管理,英語,法學,國際貿易等專業。
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到您,公眾號會定時更新各相近專業的比較,還會發視頻詳細講解每個專業,歡迎您關注和留言,我會根據留言出下一期的專業比較。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