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流行的觀賞魚,價格都會虛高,新手魚友并
希望各位魚友在養魚的過程中,能夠做到多看、多想、少動手,他人的意見只是參考,自己的實踐最重要。
我們說即使愛好無價,有些觀賞魚的價格也被炒到了天上,而有些水族產品呢,大多也是價格虛高,這是為什么呢?
還有就是,為什么買回家的魚,它就是不長呢?
一、買回家的魚為什么長期不生長,是我們喂的不好嗎?
那是因為老頭魚遍地都是,尤其是觀賞魚的新品種不斷推出,仿冒品種、類似、近似品種不斷涌現,過度雜交、以次充好,當然買回家任你怎么喂,它也長不大了。
比如說蘭壽金魚、龍鳳錦鯉、蝴蝶鯉、七彩魚苗等,都有典型的例子,有很多的魚友反應,這魚買回家一年也沒看長,到底為什么呢?
上千元的,叫蝴蝶鯉,幾十塊錢的,名字還是蝴蝶鯉,試問,無論在品相上、身形上、個頭上,它能一樣嗎?那是不可能的,大部分還是有很大的差異。
同樣的,幾百元的奶牛蘭壽、正宗泰獅,也有幾十塊錢、甚至十幾塊錢的,有人也會告訴你,這就是F1的幼苗,可偏偏就有人上當,有的人可能是圖便宜了。
所以有些時候,當我們感覺他越來越不太像泰獅,或者長得蝴蝶鯉和龍鳳不分的時候,先問問自己,到底是多少錢買回家的吧。
但是我們也不排除,某些不良魚商,魚龍混雜、以次充好,我們確實是上當了,買的就是人家的淘汰貨,尤其是在魚苗期,新手根本分辨不出來好壞,有些新品種剛問世,老手也看不出來的,一樣會上當。
經常有魚友給我發來圖片或者視頻,請問,我這個是正宗的蝴蝶鯉嗎?亦或是短身、長身的?
一看那個魚的品相,我是實在是無法回答啊,又不好意思傷人家自尊心,只能回答:算是吧。
二、好魚無價,好產品差價更大,真正值得的不多
我們說一條好金魚可能萬里挑一,而且呢,愛好無價,價格高點這也無可厚非,即使如此,某些魚還是因為各種炒,一時間達到了天價,其實根本就不值。
就拿前些年流行的迷你鸚鵡魚來說,現在又是什么價格了?包括了目前的各種轉基因的天使魚、斑馬魚等,隨著產量的不斷增加,價格肯定還要回落,因為都是些大眾品種。
而更不值得的,就是各種中、高檔水族產品的價格,完全就是虛高。
特別是國外的一些產品,說句不好聽的,人家賺的就是我們國人的錢,誰讓我們的國產品牌自己不爭氣呢?
凡是牽扯到水族二字,即使是一包普通的鹽巴,也能賣出高價。
更別說基本沒什么科技含量的加熱管和水泵了,我很懷疑國外的產品價格,是隨著國人的產品價格而不斷水漲船高的。
就拿大白片來說,試問我們人用的藥物,普通的消炎感冒藥,有多少能值一兩塊錢一片的?就算是有,還得看用量吧?
大白片,那可是22升水就得下一片啊。
一個不算特大的魚缸,如果有440升水,那就得一次下20片,還得連下三天,一百多塊錢就沒了。
請問,如果是普通工薪族有個頭疼腦熱感冒了,自己到藥店買藥的話,一周的藥物也就是百十塊錢罷了。
所以說,如果是普通的養魚愛好者,我們不要去趕時髦,非要去購買那些已經炒作到天價,正當紅的觀賞魚品種,也不必購買非常昂貴的各種設備和魚藥,完全就不值得。
還是那句話:養魚要用心,用心觀察、用心思索,這個東西,根本就沒有多大的難題,也無需那么高檔的品種和設備、魚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