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北之最!河北懷來官廳水庫國家濕地公園正
金秋時節,層林盡染。今天,位于張家口市懷來縣的河北懷來官廳水庫國家濕地公園正式開園,該濕地公園是華北地區最大的國家級濕地公園,也是首都周邊具有特殊價值的濕地資源。
濕地公園景觀(河北日報 記者 劉雅靜 攝)
2014年,為保護官廳水庫及永定河流域的生態環境,懷來縣委、縣政府超前謀劃,打破行政區劃限制,將縣域內官廳水庫及上游永定河、桑干河、洋河等區域,以“濕地保護-合理利用-科學管理-和諧發展”為原則,聘請中科院、北林大、首師大等專家,科學規劃了“官廳水庫國家濕地公園建設項目”,同年被國家林業局批準為試點國家濕地公園。公園規劃總面積135.4平方公里,利用2015-2019年5年時間,分別開展濕地保護與修復、科研宣教、基礎設施及合理利用等相關建設工作。2019年12月25日,濕地公園完成試點建設、順利通過國家驗收,正式成為國家濕地公園。
濕地博物館(河北日報 記者 劉雅靜 攝)
據介紹,懷來縣委、縣政府堅持高標準頂層設計,高質量施工建設,專門成立了“濕地公園建設指揮部”。短短三年多,完成了永定河濕地凈化一、二、三期和官廳水庫水源涵養一期工程,累計完成濕地綜合治理面積35.4平方公里,栽植各類喬灌木960多萬株,構建人工濕地2.6平方公里,建設機動車道、步行道等128.5公里,水、電市政管網2.1萬延米,精品景點8處,建設濕地博物館、游客服務中心等建筑多平米,共完成投資21.74億元。
濕地博物館(河北日報 記者 劉雅靜 攝)
通過濕地公園的建設,懷來縣官廳水庫及上游永定河流域的生態環境明顯改善,官廳水庫入庫水質由地表水四類提升至三類,野生植物由原來的106種增加到318種,野生鳥類由原來的169種增加到181種,種群數量還在不斷增加,其中不乏黑鸛、白頭鶴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濕地公園建設期間,直接或間接吸引周邊群眾在公園務工4.6萬人次,人均年增收2600多元。
懷來縣相關負責人表示,官廳水庫國家濕地公園的建成,是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一個重要成果;是落實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建設好首都“兩區”的一個重要成果;也是懷來縣走出“生態第一,創新引領,跨越趕超”新路的一個重要成果。今年國慶、中秋雙節期間,濕地公園進行試運行,累計接待各方游客3萬余人,實現經營收入近20萬元。(河北新聞網訊 河北日報 記者 劉雅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