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效時間管理》,12周年度工作法實踐
寫在前面
最近三個月在實踐沙牛老師推薦的12周年度工作法,剛好完成了一個周期12周的實踐,感覺整體目標比較清晰,計劃完成率也比之前高了不少,回頭看看之前看過的這本《超高效時間管理》,還算比較實用,特意整理之前的筆記分享給大家。
為什么會讀這本書
認識沙牛老師緣于2020年初在網易公開課買了他的《顛覆你想象的高效筆記術》的網課,疫情期間在家里有時間聽完了他的筆記課,并做了一系列的實踐,感覺對個人的工作、閱讀筆記的整理幫助不小。年底打算好好提升一下自己的閱讀效率,再次購買了他的《過目不忘、一目十行的閱讀課》,去年年初,沙牛老師在閱讀課群大力推薦這本《超高效時間管理》的書并發起了共讀活動,于是便順理成章地參加了這次共讀活動,并利用5個晚上的時間完成了這本書的閱讀及課后作業的整理。
這是一本怎樣的書
這是一本關于時間管理的書,主要教讀者怎樣將計劃執行周期從12個月縮短至12周。大多數企業和個人通常都以12個月作為一個執行周期來制訂年度目標和年度計劃,而本書將“一年”重新定義為12周,打破“年度”思維模式,避免工作中的低效率。在僅有12周的“一年”中,有了更多關于最后期限的時間設置,可以進行更細致的執行監控,可以很大程度提供生產效率。教會讀者正確理解當下最緊要的事務,利用想要立即完成事務的緊迫感來達成目標。
本書主要內容
核心概念:
重新定義一年:把12周視作一年,通過最后期限作為第一生產力,使每一周都過得異常高效切實完成周計劃:每天從周計劃開始,進行數次檢查,一定要確保每周完成應完成的重要任務。
做好日常評估:你和我也是自己生活和事業的首席執行官,我們需要知道自己的數據。評估驅動整個過程。
擁有明確的目標:富于成效地利用時間,把執行時間分為戰略時間塊、緩沖時間塊、逃離時間塊。
將理論和實踐緊密結合:
掌握執行體系:包含三大準則(問責機制、承諾、偉大的當下)和五大規范(愿景、計劃、過程控制、評估、時間利用)
指導我們怎樣制定12周計劃、怎樣設置過程控制、怎樣并掌控自己的時間。
本書給我的啟發
1、最后期限是第一生產力
體會:互聯網行業有一句話,是第一生產力,跟書里提到的最后期限是第一生產力有異曲同工之處。軟件發布版本的前一周,往往是團隊成員工作效率最高的時間。將12周定義為一年,增加了最后期限/,因而也能較好地提高生產力。
2、一旦你有了明確的夢想,就需要制訂計劃去實現它。當你想實現夢想和職業目標時,制訂計劃格外重要。制訂計劃的時刻往往是效率最高的時刻。
體會:自從看過OKR相關的書籍后,就很喜歡給自己制定各種各樣的計劃,年度的、月度的,自己的、孩子的、家庭的;工作的、生活的……雖然早就意識到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但也經常為計劃不能如期完成而耿耿于懷。現在看到計劃有這么大的魔力,慶幸自己培養好了做計劃的意識,以后要提高執行力。
3、評估驅動整個執行過程:花點時間建立一套良好的評分標準,涵蓋事前指標和事后指標,還要確保給執行力進行評分。
體會:之所以對之前定的計劃的執行率不夠滿意的原因是沒有建立良好的評分標準,缺乏可量化的指標,這方面可以好好加強,關注這一塊的方法。
4、關于執行時間的分類:戰略時間塊、緩沖時間塊、逃離時間塊
體會:我們經常制定各種各樣的時間安排表,經常會按時間發生的順序從早到晚列出要辦的事情,但很少從一周的整體時間安排考慮戰略時間塊,每周花三個小時系統性地思考希望達到的目標及要采取的行動,我認為這一塊對于個人非常重要。
我的推薦
這本書關于目標的制定與之前讀過的OKR方法有相似之處,OKR更關注目標和關鍵結果,本書偏向于從目標(戰術)到執行評估體系的具體概念和方法,可以與OKR方法結合起來一起使用效果更佳。全書只有243頁,閱讀起來非常容易,既有理論又有實踐的指導,讀完容易在生活和工作中馬上執行,不會有讀完書沒什么用的感覺,推薦希望提高效率和時間管理的朋友閱讀。
實踐
通過近12周的實踐,2023年第一個年度的目標完成率大約80%,除了后面兩周因為工作較忙沒有及時完成周計劃和復盤,總體執行情況自我評價尚可,期待下一個年度有更大的進步。
年度計劃節選
制定時間表
每周復盤節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