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期末后綜合素質評價平臺開始填寫!高一、高二家長必看!
江蘇省教育廳推行的《江蘇省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方案》是對學生高中階段全面發展狀況的觀察、記錄、分析,根據相關文件要求,學生在高中階段需要完成綜合實踐活動,包括研究性學習、黨團活動、軍訓、社會考察等。文件要求:要求完成 2個課題研究或項目設計,以開展跨學科研究為主。
因此幫助學生高質量完成綜合素質評價檔案,高質量完成研究性學習及獲得相關成果認證,對于學生高考錄取有著重要作用。
江蘇高考新方案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用途
作為高校招生錄取的重要參考。高等學校根據學校辦學特色和人才培養要求,制定科學規范的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使用辦法,并提前向社會公布,評價結果作為招生錄取的重要參考。在考生分數相同時,可作為優先錄取和優先安排專業的依據。
在統一高考招生錄取、強基計劃錄取、綜合評價錄取、高職院校分類考試(含46所應用型本科)錄取中,可依據綜合素質評價檔案材料形成考生綜合素質評價等級或成績,并在考生錄取總成績中占一定權重。
提供社會機構或用人單位使用。經學生本人同意,其他社會機構或用人單位也可以通過學校或教育行政部門取得相關學生不具有隱私性質的綜合素質評價材料內容。
綜合素質評價目的
綜合素質評價內容和成果
根據《教育部關于加強和改進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意見》(教基二〔2014〕11 號)和省高校招生委《關于印發江蘇省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方案的通知》(蘇招委〔2019〕2 號)精神等文件的要求,江蘇綜合素質評價主要包括六個方面的內容:思想品德、學業水平、身心健康、藝術素養、社會實踐與自我認知。每學期結束,教師要指導學生整理、遴選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材料,上報提交到省教育廳的綜合素質評價填報系統。
在江蘇省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表的填報要求中,學生在高中階段必填兩次研究性學習代表成果(高一下和高二上),必填一次通用技術作品代表成果(高一下),具體的填報要求如下:
因此,利用高一、高二學生假期寶貴時間,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研究性學習項目
綜合素質評價的重要性
一、江蘇深化高考綜合改革,健全完善綜合素質評價機制
近日,江蘇省教育廳發布了進一步做好深化我省高考綜合改革的具體政策,涉及七大方面。其中明確健全完善綜合素質評價機制,原文如下:
各地各普通高中學校要認真落實《關于印發江蘇省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方案的通知》(蘇招委〔2019〕2號)有關要求,切實把綜合素質評價作為發展素質教育、轉變育人方式的重要制度,強化其對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引導作用。全省建立和完善統一的綜合素質評價電子化管理平臺。各地各校要嚴格執行綜合素質評價工作規范要求,關注學生成長過程,細化落實思想品德、學業水平、身心健康、藝術素養、社會實踐、自我認識與生涯規劃等六個方面評價要素,確保評價內容全面完整、程序嚴謹規范、材料客觀真實。要提高綜合素質評價結果運用水平,有關高校要結合本校辦學特色和人才培養要求,積極探索綜合素質評價結果在招生選拔中的運用。
二、用好綜合素質評價平臺,匯總填報內容,供高校招生參考
普通高中學校要按照省教育廳《關于全面實施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的通知》要求,用好全省統一的綜合素質評價電子化管理平臺,嚴格執行綜合素質評價工作規范,細化落實思想品德、學業水平、身心健康、藝術素養、社會實踐、自我認識與生涯規劃等六個方面評價要素,確保評價內容全面完整、程序嚴謹規范、材料客觀真實。綜合評價的核心內容將匯總優化成簡表,提供給高校招生錄取時參考。
三、綜評強基招生錄取時的成績組成部分
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檔案,是高校在招生錄取時的重要參考。特別是在“強基計劃”“綜合評價”等特殊類型招生中,綜合素質評價結果是考生綜合成績的有機組成部分,高校依據考生高考和學業水平考試成績、高校考核結果及綜合素質評價結果等,按比例合成考生綜合成績,作為錄取的依據。
綜合素質評價平臺填報內容
2019年5月底江蘇省正式公布《江蘇省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平臺學生各學期填報內容明細》,具體填報內容可以看下圖:
接下來小編會一項一項的為大家介紹具體填報內容:
校內外擔任職務:在校擔任的班長、團支部書記、社團的社長、學習/文藝/體育委員等,只要在校擔任的一切職務都可以填寫,還有孩子在校外公益組織、協會有職務的也可以填寫。
獎勵信息:孩子在校內獲得的所有獎項,如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干部、參加學校運動會獲得的某個項目名次等等,校內朗誦比賽、作文比賽等、還有校外公益組織、某學會某協會的獲獎等都可以填寫。
社團經歷:如學校的文學社、書畫社、人工智能等各類社團活動
社會實踐:黨團活動,紅色研學、名校研學、社會考察、軍訓、職業體驗等等。
志愿服務:可以填寫到街道社區、一些政府機構和公益組織進行的活動,如幫助孤寡老人,留守兒童或學習困難學生、協助社區開展文化宣傳、交通協管、社區規劃、法律宣傳、環保宣傳或者大型活動提供志愿服務(如世博會、青奧會等等)
研究性學習成果:從自然、社會、學科、自身生活中確定研究主題,開展研究性學習,主動獲取知識并分析解決問題的過程,撰寫研究性學習報告。
通用技術代表作品:學生運用各種工具、工藝進行設計并動手操作、將創意轉化為作品。如編程、智能小車、陶藝等等。
審美與藝術領域代表作品 :包括音樂、美術、舞蹈、戲劇、影視、書法等藝術領域的活動經歷、代表作品、獲獎情況等。
科技創新活動經歷 :參加科技創新活動經歷、獲獎情況等
專利:包括發明、實用新型專利、外觀設計等。
學科特長與表現:如英語、五大學科競賽經歷或獎項等競賽可填。
體育競賽獲獎與運動特長:體育競賽獲獎情況(校級以上)、運動特長(國家二級運動員及以上)可填。
期末自我評價或小結 :客觀真實、注重分析及突出個性。
提前準備
由此可見,新高考改革重點是綜合素質評價。綜合素質評價作為高校招生錄取的重要參考,在考生分數相同時,可作為優先錄取和優先安排專業的依據。在強基計劃、綜合評價等特殊類型招生中,綜合素質評價結果是考生綜合成績的有機組成部分。縱觀2019年各高校綜合評價報名條件,大多院校都要求具有學科特長和創新潛質,都屬于綜合素質評價內容。
南林2019招生綜合評價簡章
南方科技大學2019招生簡章
你可能經常看到深夜挑燈奮戰苦讀、被學業“擠壓”業余生活的學生們。你也可能經常聽到家長們的苦口婆心:現在不吃學習的苦,將來生活會讓你很苦。可很多人忘了:能吃學習的苦,更要學會聰明地吃苦。
除了本身學習成績之外,如何利用碎片化時間科學準備綜合素質評價材料,也需引起家長和學生的關注。
在通教育機構介紹
升學政策及方案
各類比賽 展覽 演出資訊
教育方法 技巧 學習資源
專注
南通名校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