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徒步到陽朔穿越漓江,桂林三天游路線推
漓江風情令人向往。言必行,Q群內(nèi)召集6個人一起從桂林徒步到陽朔興坪,整個漓江徒步用了三天時間。一路上起早摸黑吃農(nóng)家飯宿農(nóng)居,累并快樂著。出發(fā)前要準備:洗漱用品,背包雨罩,證件,充電器,風油精,排汗襪子,遮陽帽,眼鏡,手電筒和指南針(大部分智能手機有這些功能)。
第一天:桂林 至 大圩古鎮(zhèn)
早起,在桂林退房后,沿濱江公路一直到漓江大橋(路牌標明是凈瓶山大橋)。這一段江面寬闊,江中的沙洲上是悠閑的水牛和撈水草的水上人家,經(jīng)常還能看到大群的白鷺等水鳥。
到中午時分,到達一個小村莊,可以在村里的小賣部補充水和食品。出村繼續(xù)南行,不久就會到達一個岔江渡口–父子巖渡口。近百米高的父子巖孤零零的凸立在漓江及其支流相思江的交匯處,此處有竹排和機動渡船。
建議在此渡河到東岸去,從那兒一直沿江邊走到大圩古鎮(zhèn)。如果走西岸,會有一段路偏離漓江,沿田埂路經(jīng)馬家坊、敢興村、石家渡回東岸到大圩古鎮(zhèn),全程約3小時。這一段個人感覺風景一般,如果經(jīng)濟允許建議從父子巖租一條小船或竹排沿江漂到大圩,可以節(jié)省兩個小時的時間在古鎮(zhèn)上拍照,在古鎮(zhèn)外寬闊的沙灘上扎營或到古鎮(zhèn)對面的毛洲島上住宿農(nóng)家。
沿著漓江走,桂林到陽朔的經(jīng)典徒步線路(用時三天才走完哦),終點是興坪古鎮(zhèn),這里有到達陽朔縣城的汽車。
第二天:大圩古鎮(zhèn) 至 草坪
出大圩鎮(zhèn),沿江邊小路前行,經(jīng)過大塊的鵝卵石灘,再穿過一片不大的樹林,就看見大片的江邊草地,穿過一個叫省里的小村,不久就能到達磨盤山(竹江)碼頭對面,沿著江堤走經(jīng)過碧巖閣村,拐上公路,出村后再下到江邊,約一個小時后就到了“漓江百里畫廊”的入口—從九牛望三洲開始,進入了世界上最經(jīng)典的徒步線路之一。
從漓江東岸與九牛望三洲相望而行,兩岸山峰聳立,連綿起伏,江岸密布的鳳尾竹里掩藏著一個小小的村落,村前渡口幾個小竹排在江邊隨細浪輕輕的擺動著–這就是明村上渡。
在此渡河到西岸,約半小時的田園風光之后,即到明村下渡。明村下渡三面環(huán)山,一面臨水,無公路相通,進出全靠渡船。渡江到東岸,經(jīng)過草坪上村和劉家鋪村,就是草坪鄉(xiāng)的所在地了。草坪鄉(xiāng)因冠巖而聞名。冠巖是一個巨大的地下河溶洞,全長約12公里,在冠巖風景區(qū)里,一座座筍形石山拔地而起,山間分布著整齊的農(nóng)田和村落。
這一段的幾個渡口,無論外地人還是本地人過江都是一元,童叟無欺。
第三天:草坪 至 興坪古鎮(zhèn)
一直沿著江邊的防護堤走,突見江邊一山高大雄峻,削壁深潭斷隔山路行人,江水在此向左急轉(zhuǎn),這里就是“半邊奇渡”。乘竹排過江登岸,可見標志標明離楊堤鄉(xiāng)的距離為7公里。
這段路有近5公里遠離江岸,穿過上下桃源村,就可以看到楊堤鄉(xiāng)了。楊堤有許多小飯館和家庭小旅館,價格都不貴。一般在這里吃午餐和補充飲用水。
楊堤過渡,經(jīng)過浪石村趕往渡口,會有許多村民圍上來兜攬生意,讓你乘他們的竹排游江,不用理他們。穿過村子,沿小路和防護堤來到位于沙尾洲的渡口乘機動船過江。此處江面開闊,可以看到從“童子拜觀音”到“老人守蘋果”等眾多奇峰,準備好謀殺膠卷吧。兩個多小時后,到達漓江最精華的景點—九馬畫山。這里是楊堤至興坪間的最后一個渡口:冷風渡,冷水村被密密麻麻的竹林所掩蓋。村子很大,也很熱鬧,一塊足夠扎一百頂帳篷的非常平整的草地是拍攝九馬畫山的絕佳場所。
夏天在這里露營,早上起來,看江面一層薄霧輕輕飄散,畫山似乎漂在水面上,無比的美麗。
渡江過去,有兩條路可走–經(jīng)畫山村和楊家村遠離江岸到達興坪;繼續(xù)沿江岸走。一般推薦沿江岸走,一路有竹林遮陽擋雨,最主要的是可以從20圓人民幣背面的刻版畫–黃布倒影處經(jīng)過。
這一天的行程5個小時左右可以順利完成。到達興坪后可以直接坐班車趕到陽朔,住進西街早經(jīng)定好的房間,洗去三天來的污垢。
補充:從桂林到興坪古鎮(zhèn),路程太遠所以很少有人走(楊堤到興坪段,人多一點),所以大家切勿單獨行動,要結(jié)伴而行,另外,我們此行并沒有露營而是住農(nóng)家,所以沒有帶帳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