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俗] 莆田特有春聯寫起來,貼春聯這些事可
春節馬上就要來了,辭舊迎新,家家戶戶都開始掃巡,貼起紅紅的春聯,迎接大年。魚友“唐鈴鈴鈴鈴鈴”曬出自己寫的春聯。
忙于工作,已經好久沒有動筆寫春聯了,看著還有點懷念呢!
白頭聯
大紅紙上方留有10厘米長的白紙額頭,莆田人稱“聯頭”。在莆田的街頭村巷隨處可見這種白頭聯,這是莆田特有習俗。說起白頭聯,不得不提及這段慘痛的歷史。
據說是300多年前的一個除夕,日本倭寇入侵到福建莆田大開殺戒,等到抗倭名將戚繼光從浙江趕來,趕走倭寇已是次年的大年初一了,幸存下來地人們為了悼念此次倭亂的遇難者,在補過除夕的同時,喪失親人的人家貼素色春聯,親戚朋友貼白頭春聯(紅紙但上面留一點白頭額的春聯)。
于是從嘉靖年間大屠殺后,莆田人為記住這慘痛的歷史,就有了貼白頭春聯和一年兩次除夕“圍爐”的習俗。
“?!弊值官N
貼春聯的時候,"福"字都是倒著貼哦,因為這表示福到了!關于“?!弊值官N,還有兩個有趣的典故哦!
典故一
典
故
據說,“福”字倒貼的習俗來自清代恭親王府。
一年春節前夕,大管家為討主子歡心,照例寫了許多個“?!弊肿屓速N于庫房和王府大門上,有個家人因不識字,誤將大門上的“?!弊仲N倒了。
為此,恭親王福晉十分惱火,多虧大管家能言善辯,跪在地上奴顏婢膝地說:“奴才常聽人說,恭親王壽高福大造化大,如今大福真的到(倒)了,乃吉慶之兆。”
福晉聽罷心想,怪不得過往行人都說恭親王府福到(倒)了,吉語說千遍,金銀增萬貫,一高興, 便重賞了管家和那個貼倒福的家人。
事后,倒貼“?!弊种拙陀蛇_官府第傳入百姓人家,并都愿過往行人或頑童念叨幾句:“福到了,福到了!”
典故二
典
故
“?!弊值官N在民間還有一則傳說。
明太祖朱元璋當年用“?!弊肿靼涤洔蕚錃⑷?。好心的馬皇后為消除這場災禍,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須在天明之前都在自家門上貼上一個“?!弊?。
馬皇后的旨意自然沒人敢違抗,于是家家門上都貼了“福”字。其中有戶人家不識字,竟把“福”字貼倒了。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查看,發現家家都貼了“福”字,還有一家把“福”字貼倒了。皇帝聽了稟報大怒,立即命令御林軍把那家滿門抄斬。
馬皇后一看事情不好,忙對朱元璋說:“那家人知道您今日來訪,故意把福字貼倒了,這不是'福到'的意思嗎?”皇帝一聽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場大禍終于消除了。
從此,人們便將“?!弊值官N起來,一求吉利,二為紀念馬皇后。
溫馨提示
不是每個地方的“?!弊侄伎梢缘官N哦!比如大門是迎福納福的地方,福字應該正貼。
寓意:開門迎福福氣臨門的吉祥美譽;如大門的“?!弊值牡怪N話,可就把福氣倒在門外了;跑到別人家里去了喲!大“?!弊忠驳庙樦N,起到正福臨門;否則把“福”字打倒了,福氣溜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