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大罵王朗,漢朝說過類似話語的還有一
《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和王朗對罵的片段堪稱經典,有網友將此做成圖片、動圖,令人捧腹大笑,我們先來研究一下諸葛亮罵死王朗這一段究竟在說什么。
“吾以為漢朝大老元臣,必有高論,豈期出此鄙言!吾有一言,諸軍靜聽:昔日桓、靈之世,漢統陵替,宦官釀禍;國亂歲兇,四方擾攘。黃巾之后,董卓、傕、汜等接踵而起,遷劫漢帝,殘暴生靈。”
諸葛亮開頭先回顧了東漢末年宦官掌權、黃巾之亂、董卓、李傕、郭汜裹挾漢獻帝的往事,為下文開罵作鋪墊。
“因廟堂之上,朽木為官;殿陛之間,禽獸食祿。狼心狗行之輩,滾滾當道;奴顏婢膝之徒,紛紛秉政。以致社稷丘墟,蒼生涂炭。”
中間說了一下東漢末年淪落到這個地步的原因,都是原來朝廷掌權的大臣毫無作為(朽木),也沒有什么道德修養(禽獸),更談不上精忠報國(奴顏)。
“吾素知汝所行:世居東海之濱,初舉孝廉入仕,理合匡君輔國,安漢興劉,何期反助逆賊,同謀篡位?罪惡深重,天地不容,天下之人,愿食汝肉!”
開始罵了,原來前面說的朝廷朽木、禽獸、奴顏指的就是這位出自東海之濱的王朗閣下!如此想來,他的罪過為天地所不容,天下的人都會愿意吃他的肉。
“今幸天意不絕炎漢,昭烈皇帝繼統四川。吾今奉嗣君之旨,興師討賊。汝既為諂諛之臣,只可替身縮首,茍圖衣食,安敢在行伍之前,妄稱天數耶?皓首匹夫!蒼髯老賊!汝即日將歸于九泉之下,何面目見二十四帝乎?老賊速退!可教反臣與吾共決勝負!”
這一段堪稱精華,諸葛亮大義在手,將王朗說成阿諛奉承的老賊,認為他沒有臉面對漢朝二十四個皇帝,并且不屑和他說話,認為他只是傀儡,氣得王朗當場吐血撞死于馬下。
劉備奉漢獻帝的衣帶詔行事,說他繼承漢朝正統也不為過,諸葛亮能夠罵死王朗,其實就是因為“正統”兩字。
實際上再往前兩百多年,西漢末年,王莽篡位,群雄并起,這個歷史場景和東漢末年三國時期有些類似,其中有一人也堅信漢朝正統,他就是班彪。
當時隗囂在天水招兵買馬,班彪在那里避難,隗囂有一次問班彪:“以前周朝滅亡的時候,戰國七雄爭霸,天下分裂成好幾個國家,幾代人之后才安定。以前合縱連橫的事情現在又要發生嗎?還是會被一個人統一?請先生賜教。”
班彪的祖上都是西漢官員,祖父班況是越騎校尉,父親班稚是廣平太守,當然是漢朝的死忠粉了,他義正辭嚴地回答道:“周朝的滅亡和漢朝截然不同。以前周朝爵位分為五等,諸侯王都從政,中央權力小,地方諸侯權力大,所以才有合縱連橫的事情。漢朝承接了秦朝的制度,改為郡縣制,君主有專制的權威,大臣沒有百年的權柄。到了成帝這一代,重用了外戚,哀帝、平帝又很快死去,三帝無子,所以王莽才能夠篡位。危難來自中央,而不是來自地方,所以王莽篡位之后,天下人沒有不引頸嘆息的。這十幾年來,中外騷擾,遠近都在行動,都打著劉氏的旗號,不約而同地使用同一個措辭。現在各路英雄豪杰統治的郡縣,都沒有戰國七雄傳統的資本,而百姓都在歌頌、想念漢朝的功德,可以知道漢朝仍然會延續。”
為了說服隗囂,班彪還寫了一篇《王命論》,希望隗囂能夠匡扶大漢,可惜最后隗囂仍然沒有采用他的意見。
而這位支持漢朝正統的班彪,有著兩個出名的兒子,班固和班超;還有一個出名的女兒,叫班昭,這一家子都憑借自己的作品和功勞名留千史。
大家都知道《史記》是司馬遷寫的,而《史記》之后的《漢書》則是由班彪長子班固開始編撰,妹妹班昭續寫《漢書》中的“八表”,馬續補寫《漢書》中的《天文志》。
除了《漢書》這本著名的史書以外,班固還曾跟隨竇憲北驅匈奴,竇憲大軍殺了一萬三千多人,招降了二十多萬人。竇憲、耿秉登燕然山(今蒙古國杭愛山),打算刻石記功,讓班固作銘文。
班固寫出了一首大氣的《封燕然山銘》:“鑠王師兮征荒裔,剿兇虐兮截海外,夐其邈兮亙地界,封神丘兮建隆嵑,熙帝載兮振萬世”。
妹妹班昭除了續寫《漢書》以外,還有一部非常出名的《女誡》,這本原意教導班家女性做人道理的私書,后來被大肆抄錄,變成了中國女性三從四德等行為規范的一大利器。
對于班昭,20世紀以前被認為是“女人當中的孔夫子”,20世紀以后卻被評價為“女子之大賊”,筆者倒是覺得,她的書在當時是具有積極意義的,只是時代在變化,當今不再適用,就像讀書人以前讀《論語》、現在讀數理化,其實一個道理。
班彪次子班超,就更是大名鼎鼎、如雷貫耳了。由于之前王莽的篡位讓西域脫離中原王朝的統治,被北匈奴控制,班超出使西域,在三十一年的時間里收服五十多個國家,被稱為“班定遠”。
宋朝傅伯壽說:“陳湯之斬單于,傅介子之刺樓蘭,馮奉世之平莎車,班超之定西域,皆為有漢之雋功。”明朝馮夢龍評價:“必如班定遠,方是滿腹皆兵,渾身是膽。趙子龍(趙云)、姜伯約(姜維)不足道也。”
為何父親、兒子、女兒都是千古留名的人物?
筆者認為有以下三個原因:第一,傳承有序,家教良好;第二,由于這一家子是史學家,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熟讀史書,容易學過往風流人物產生遠大志向;第三,趕上了好時候,亂世出英雄,西漢末年、東漢初期正是建功立業的好機會。
大家認同嗎?或者認為還有什么原因讓這一家子都成為千古風流人物?歡迎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