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以滿分作文《赤兔之死》被破格錄取
高考作文是每年夏天必須要提一次的話題,滿分作文都會以各種各樣的方式展現在大眾眼前,這些作文的類型也不盡相同,但被人議論最多的還是“另類”的文體,比如2007年的詩歌體作文、2009年的甲骨文作文等。
每當人們提到這些多樣的高考作文,總有一個人要被說起,他就是高考滿分作文第一人——蔣昕捷。
他以一篇《赤兔之死》的古文體博得閱卷老師、南京師范大學的青睞,成為2001年破格錄取的大學生之一。
只是,以滿分作文入學的蔣昕捷漸漸消失在大眾眼前,直到2010年春夏交錯之際,一則關于蔣昕捷死亡的消息傳入媒體,許多人都不禁好奇,這樣一位才華橫溢的人怎么就無聲無息的離世了?
能背《三國演義》的學生
蔣昕捷的高考作文被各大媒體爭相報道后,他本人的學習經歷也成為媒體、家長想要了解的事情,究竟是什么樣的學習方式讓他能在高考場寫出一篇滿分文言文呢?
據蔣昕捷所說,別的小孩子在外面東跑西跑,他則安安靜靜的和外公一起坐在收音機前聽評書。
剛開始聽的時候,蔣昕捷其實聽不太懂這些人物關系和故事發展,但是他覺得很好聽,也覺得整個聽評書的過程很享受,在短短的時間里,能聽到各種各樣的精彩故事,有仗劍走江湖的武俠故事,有保家衛國的故事,有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
蔣昕捷曾對媒體表示,在他五歲時,有一次去外公家聽評書,收音機里放的是袁闊成講的《三國演義》,說的是《青梅煮酒論英雄》。
這一篇是《三國演義》中經典的情節之一,講述了官渡之戰前,曹操在酒宴上試探劉備有沒有稱霸天下的野心,最后被劉備巧妙騙過的故事。
蔣昕捷聽的如癡如醉,仿佛親眼看見曹操試探劉備的場景,等袁闊成老師講完,蔣昕捷還意猶未盡,他覺得講的太少了,他迫切的想要知道后面的故事發展。
可蔣昕捷不能天天待在外公家,他還要回學校上課,于是,他央求父母給他買《三國演義》看。
蔣昕捷的父母非常支持他看書,他們認為小孩子不能只顧課本上的內容,還需要擴展閱讀,可以讀一些優秀、經典的文化著作,增長他的文化水平。
蔣昕捷拿到了《三國演義》,在家里“廢寢忘食”的看書。他曾對《教育》旬刊的記者說,上小學以后,還特意去買了《三國演義》原文,經過反復多次的閱讀,《青梅煮酒論英雄》那一回已經背下來了,至今都沒有忘記。
除了《三國演義》,蔣昕捷還喜歡讀《西游記》,曾經有一次,蔣昕捷突然問同學玉皇大帝的全名是什么,同學懵了一下,蔣昕捷沒有絲毫猶豫,直接公布玉皇大帝的名字“高天上圣大慈仁者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
蔣昕捷除了知道玉皇大帝的全名,還知道隋唐十三條好漢的排名,他們使用的兵器重量,以及梁山一百單八將的名字和綽號。
有人會質疑才六七歲的孩子怎么可能背下來這些繞口的文字呢?
蔣昕捷也受到過這種懷疑,有人覺得他是作秀,在家提前背好的,但蔣昕捷表示,他從來沒有刻意背這些名著,純粹是興趣愛好。
例如《三國演義》里的《青梅煮酒論英雄》,是因為蔣昕捷看了幾十遍,在反復的閱讀中將這一回書背下來了。再例如《西游記》中玉皇大帝的全名稱,蔣昕捷曾說,是他當時對這類文字很有興趣,便記住了。
看完《三國演義》和《西游記》的蔣昕捷,陸續看了《水滸傳》《紅樓夢》等經典的文學作品,也有國外的優秀經典書籍。
但閱讀是有選擇的,蔣昕捷通過大量的閱讀,發現自己還是更喜歡我國古代故事和民間傳說,所以,在后續的閱讀書籍上,蔣昕捷和他的父母都會往這個方向找書。
初中的時候,蔣昕捷開始讀《論語》、《莊子》,到了高中就讀《隋唐演義》、《世說新語》等,這些書籍給蔣昕捷帶來了豐厚的文學積累。
蔣昕捷曾經對媒體說過,這些書他不是只讀一兩次,因為年齡和閱歷不能讓他一次性就明白書中蘊含的意義,例如小學時期,蔣昕捷讀《紅樓夢》,他就記住了那段經典的話,“賈不假,白玉為堂金作馬……”,實際上他是到了高中才對《紅樓夢》有更深層次的認識。
在媒體報道出蔣昕捷的高考滿分文言文作文時,也有人覺得他是嘩眾取寵,故意寫文言文吸引眼球。
可蔣昕捷卻不以為然,他如今還記得高考那幾天的事情,連他自己都想不到會在考場上寫出《赤兔之死》。
高考滿分作文
在《魯豫有約》節目中,蔣昕捷回憶說道,2001年是全國統一命題的最后一年,他作為南京千萬考生之一,在高考前一晚沒有多做點題。
蔣昕捷高中學的是理科,他成績中等,由于是先填志愿在高考,蔣昕捷選的是計算機和通信工程等專業,但他沒有抱太大的希望,因為整個高中生涯,他不是在看“課外書”,就是打游戲,做題學習的時間相對較少。
所以當蔣昕捷要高考前一天,他充滿了悔恨感,和很多人一樣冒出“如果之前再多做點題就好了”的想法,但時間是往前走的,悔恨只能留給過去了。
語文是高考第一科,2001年的作文主題是“誠信”。
蔣昕捷在《魯豫有約》節目中提到過,他寫《赤兔之死》時沒有外界說的那么多想法,也沒想會紅,他就是突然想到《三國演義》里,赤兔馬因思念關羽絕食而亡的故事。
由于這是古時的故事,蔣昕捷便想用古文來寫,他認為文言文體更適合這篇故事,所以,蔣昕捷大膽下筆了。
他表示,在考場上,監考老師走過他桌子時看到他正在寫的作文,就時不時的走過來看,蔣昕捷注意到了這點,他發現監考老師看的津津有味的,那個時候,他就覺得自己的作文可能會火。
高考結束后,他去山東爬泰山之前,恰巧高考閱卷工作已經告一段落了,蔣昕捷想起考場上監考老師贊賞的表情,就對他媽媽說,這幾天都要買當地的報紙,但沒有具體說原因。
蔣昕捷媽媽雖然不知道為什么,但還是去買了,直到有一天,蔣昕捷媽媽在《揚子晚報》上看到一篇關于高考滿分作文尋找作者的消息,她第一時間就覺得是蔣昕捷,因為媽媽認為不會有孩子能在人生重大的考試上做“不靠譜”的事情。
畢竟在蔣昕捷之前,沒人這么大膽,把文言文寫在高考語文試卷上,果不其然,這個人就算是蔣昕捷。
許多媒體前來采訪蔣昕捷,詢問他為什么會這樣子做,但蔣昕捷始終都表示這只是“一時興起”的想法,和別人寫議論文這些都一樣,他只是用不同的題材完成了作文。
對于蔣昕捷這篇《赤兔之死》,在《魯豫有約》節目里,我國著名語文特級教師王大績曾透露聽過的一個傳聞。
大家可能不清楚,一篇高考作文閱卷的時間只有十幾秒,閱卷老師都是經驗豐富的教師,通常看了看頭就知道結尾,加上工作量巨大,所以每篇作文的閱讀時間很短。
可是當蔣昕捷的《赤兔之死》呈現在閱卷老師面前,就引來了老師的念叨,這是文言文,老師不可能用十幾秒讀完,所以這位閱卷老師一邊念叨,一邊閱卷。
這個行為引來了別的老師注意就走過來詢問怎么回事,此時,這個閱卷老師已經讀完了蔣昕捷的作文,認為寫的一般,也不按正常的文體來,便想給低分。
但后來的老師制止住了他,看完一遍后,認為蔣昕捷寫得很好,用詞也準確,值得高分,兩位老師就爭吵了起來,把領導引了過來。
最后是全部閱卷老師一起看了蔣昕捷的《赤兔之死》,經過研討才決定給蔣昕捷滿分的。
高考出分后,蔣昕捷總分才五百多,正當他要去較差的學校時,南京師范大學出現了,對蔣昕捷表示,可以破格錄取他。
蔣昕捷二話不說同意了,他覺得這是一個機會,必須要抓住。進入大學后,他選擇了廣播電視新聞學,以后想到記者。
剛進學校的蔣昕捷身上背負著許多目光,大多人覺得能用文言文考進大學的人,都是和韓寒、郭敬明一樣才華橫溢的人,出口成章,下筆成詩。
許是古籍歷史讀的多了,蔣昕捷活得通透,他清楚自己的能力所在,雖然有驕傲和一點虛榮,但從不好高騖遠。
他在《魯豫有約》節目中表示,自己就是一個普通人,因為一篇作文有了重新選擇的機會,蔣昕捷也很感謝父母和學校,給了他自然生長的機會。
蔣昕捷漸漸的淡出了人們的視線,除了每年夏天會被提上一嘴,大多人已經不知道蔣昕捷的現狀了,直到2010年,網絡上開始流傳蔣昕捷死亡的消息,這個高考作文滿分第一人才重新出現在大眾眼前。
蔣昕捷之死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在2010年3月中旬,有一篇記者臥底地溝油商家的報道橫空出世,隨后就有人傳言說這位勇敢揭露不法商家的記者已經死亡。
這位勇敢的記者正是蔣昕捷。
在《中國青年報》的官網至今還能搜索到《圍剿地溝油》和《是什么讓揭開地溝油“蓋子”的教授改口》兩篇報道。
據蔣昕捷報道,武漢某學院的學生曾偽裝調查武漢三鎮的地溝油狀況,他們發現不法商家在下水道里挖出地溝油回去提煉。大約1噸的地溝油,成本僅用300元,挖1捅地溝油,就能掙70-80元,按食用油一半的市場價賣出,每月能賺1萬元。
蔣昕捷還提到油料研究的科研人員何東平教授所撰寫的文章,假設1萬人每天有1噸食品垃圾,經過一系列的加工后,這噸食品垃圾能產出130公斤的地溝油,重新售賣后,一年的總利潤可以高達15-20億元。每年會有200-300萬噸的地溝油回到餐桌上。
雖然一直在說地溝油不好,但它為什么不好呢?
地溝油不僅是下水道中油膩的漂浮物,是泔水中提煉出來的油脂,是劣質豬肉、內臟提煉出的油、是未經檢驗原料做成的油、是反復使用的油,它的毒性可以媲美三聚氰胺。
地溝油里摻雜了農藥殘留、重金屬污染,還有致癌物質黃曲霉毒素,它的毒性是砒霜的68倍,試問,你如果天天吃地溝油,那和天天吃砒霜和三聚氰胺有什么區別呢?不都是慢性尋死嗎?
《圍剿地溝油》這篇報道一經發出,里面觸目驚心的數字立刻得到了大眾的關注,誰能忍受花大價錢去吃下水道的東西呢?各大媒體紛紛轉載,一場地溝油戰役正式拉開帷幕。
可地溝油之戰還沒開始幾天,蔣昕捷報道里的何東平教授突然開記者會,表示自己從來沒有說過報道里的這些話,也沒寫過相關的數據,話里話外都暗示這些和他無關,始作俑者是蔣昕捷。
正所謂有需求才有供給,蔣昕捷的大膽做法無疑是破壞了一些不法分子制定的“規則”,他也明白自己現下的處境,但他沒有退縮,一篇《是什么讓揭開地溝油“蓋子”的教授改口》報道,將這場地溝油之戰推向高潮。
而關于“蔣昕捷死亡”的消息也是這個時候傳出來的,就像是《狂飆》里,高啟強對徐忠他們做的事情一樣,先假裝整改,再威脅徐忠等人離開。
蔣昕捷也遭到了很多不法分子的威脅,關于他死亡的消息也是這些不法分子造謠的。用高啟強的邏輯來說,就是給大眾看看,惹他們的下場不好,讓其他想來臥底的記者掂量點。
但蔣昕捷認為,記者就應該把社會的真實展現給大眾看,讓大眾眼前的迷霧散開,讓大眾看清這個世界,雖然有不好的一面,可通過努力也會變好。
在央視《新聞1+1》中,白巖松對地溝油這件事也發表了自己的看法,蔣昕捷將這一塊巨大的地溝油黑幕掀開,讓更多的人關注到地溝油,讓人民自發監督食品商家,讓法律介入其中,黑心商家會更少。
蔣昕捷在一戰成名后,他再次消失在大眾面前。
新的人生
2015年的《魯豫有約》請來了蔣昕捷,看到他本人,關于蔣昕捷死亡的謠言不攻自破,這個勇于揭露黑暗的好記者并沒有遭到毒手。
隨著網絡時代到來,或許紙媒將會成為歷史,在新舊媒體的交界處,蔣昕捷再次作出了一個新決定。
在2017年6月7日,天貓官方微博發布了一條618的預熱博文,配圖正是“消失”許久的蔣昕捷,此時的他已經是天貓一員。
2020年,36氪媒體在杭州舉辦的“電商產業新生態峰會”現場看到了一個熟悉的人——蔣昕捷,此時的他是銀泰商業助理總裁。
時間要是倒回19年前,誰能相信悔恨沒有刷夠題的小伙子會有如此大的成就呢?
蔣昕捷曾表示過,《赤兔之死》這篇高考作文給了他極大的關注度,和重新選擇人生道路的機會。
在《魯豫有約》節目,魯豫問蔣昕捷,如果當初沒有《赤兔之死》這篇作文,他現在會做什么。
蔣昕捷笑了一下,說道“可能在賣手機,賣電腦吧”。
一篇文言文《赤兔之死》轉變了蔣昕捷的人生軌跡,但不能將他成功的人生全部歸功于這篇滿分作文,19年來,蔣昕捷從一個小實習生努力到商業助理總裁,背后付出的辛苦只多不少。
在蔣昕捷之后的高考作文,不乏有人寫更新穎的文體得到媒體注意。
比如2009年綿陽高三學生黃蛉(líng),他用甲骨文寫了一篇文章,被四川大學錦城學院破格錄取,后又進入到川大歷史文化學院。
對于我們普通人來說,高考是人生的重大轉折點,將決定未來四年的你在哪里,做什么事情,所以,沒有把握就不要另辟新徑,考前好好復習,好好做題才是通往成功的道路。
蔣昕捷只有一個,黃蛉只有一個,不要妄想成為第二個他們,而忽略了腳下的路。
參考資料: